|
【越南】梅山陶:石湾陶瓷的海外亲戚 |
【lenan】2019-12-23发表: 梅山陶:石湾陶瓷的海外亲戚 福安会馆上的瓦脊陶塑从19世纪到20世纪,广东佛山的石湾工匠,曾经漂洋过海远赴越南南圻,在当地创建了与佛山传统工艺密切相关,又带有当地自有印记的陶业。但这段历史,向来少为人知。这些越南工场生 梅山陶:石湾陶瓷的海外亲戚福安会馆上的瓦脊陶塑 从19世纪到20世纪,广东佛山的石湾工匠,曾经漂洋过海远赴越南南圻,在当地创建了与佛山传统工艺密切相关,又带有当地自有印记的陶业。但这段历史,向来少为人知。这些越南工场生产的陶瓷,有不少曾经被误判为石湾陶瓷在市场上流通。不久前,黎丽明、陈雪兰、李燕娟、刘孟涵等几位有心的研究者为了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,专程远赴越南,将“梅山陶”的面貌一点点擦拭清晰。 琼府会馆“晋隆承办款”瓦脊 此“石湾陶”非彼“石湾陶” 此次行程从2018年5月开始,目的地是越南胡志明市。 始建于18世纪的胡志明市穗城会馆,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。它是祖籍广府地区十四个县的华人兴建的会馆,是胡志明市规模最大的广府华人会馆。它的瓦脊陶塑保存完整而恢宏大气,陶塑塑制十分精彩,有二龙争珠、鳌鱼、麒麟吐玉书、戏曲人物、神话故事等图案。陶塑的结构安排、塑造手法与石湾陶塑瓦脊无异,保存完整又制作精良。一度大家很自然地认为,它们的作者是来自石湾的工匠。 然而学者马素梅博士经过更为周详的考察后却发现,胡志明市现存瓦脊所见的“宝源窑”“同和窑”等,都不是广东石湾窑的店号,而是本地华人所设的工场店号。 在华人后裔、当地藏家、文化学者刘金钟的向导下,几位考察者来到了穗城会馆。穗城会馆位于现今第五郡阮豸街710号(原为堤岸梅山街),建成后经多次重修。黎丽明指出:“正殿和二、三进屋顶都有瓦脊陶塑装饰,上有‘宝源窑造’‘同和窑造’以及‘光绪戊申’(1908年)、‘戊申年立’款识。正殿瓦脊陶塑长16米,中间是二龙争珠,两边塑造的是唐僧师徒取经、芭蕉洞等故事,釉色丰富多彩而人物形象塑造生动,背景楼台花草齐备,制作水平可与清中后期石湾陶塑鼎盛时期相媲美。正殿瓦脊外,香亭中第二、第三进东面瓦脊的店号旁,还另做一个小陶牌,署‘南圻堤岸炉庵街’,清楚地注明宝源窑的地址不在广东石湾,而在越南南圻堤岸的炉庵街。”黎丽明据此指出,可见清末以后,随着堤岸陶瓷业的兴起,部分建筑材料已能由本地生产。 黎丽明等几位考察者在根据赴越南考察完成的《探秘梅山陶——19世纪至20世纪广东石湾窑在越南南圻的传承》一书中指出,东南亚地区有石湾瓦脊陶塑遗存,并不是新发现,它们分布在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菲律宾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现存的华人庙宇、会馆等当中。学界普遍认为,东南亚地区广府移民会馆上的瓦脊陶塑,均是由石湾陶工在石湾制成后,通过长途运输到达当地,再由石湾的师傅指挥当地人一起安装完成:“首先,这类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脊梁上的陶塑,在国内仅见于广东石湾生产,景德镇、潮州等几大陶瓷产区都不生产这类型的陶塑。其次,留存在瓦脊上的店号,绝大部分均能与石湾本地留存的碑刻文献以及口头记述对应。” 然而,黎丽明一行考察中发现,第五郡第十二坊鸿庞街184号的福安会馆是明乡人所建,于1902年重修,重修时使用的是同和窑生产的瓦脊,瓦脊上有“梅山”字样,这是同和窑设于越南堤岸的有力证据。此外,他们还考察了越南其他会馆,也有类似发现。 黎丽明等指出:“我们不难推断,这些华人会馆庙宇,早期使用的瓦脊陶塑均来自石湾,至大约19世纪80年代,开始逐渐不再从石湾采买,而是直接使用越南堤岸华人生产的瓦脊陶塑。也就是说,越南堤岸华人的陶瓷工场,最晚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,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其最为鼎盛时期。这一时期的华人会馆,基本上使用他们所生产的瓦脊陶塑,当中最著名的要数宝源和同和窑两个工场。有意思的是,石湾瓦脊往往被使用于广府人的会馆庙宇上。然而在堤岸,我们惊讶地发现明乡人、福建人(三山会馆)也使用这种带有浓郁广府风格的瓦脊陶塑来装饰他们的公共建筑。由此可见广府文化在这一带的影响。” 穗城会馆“宝源窑造”瓦脊 推动了当地陶瓷业的发展 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,黎丽明等指出,“它发展成为今天越南的经济中心,当中有闽粤华人自18至20世纪的贡献,我们所关注的陶工也是为之做出贡献的一分子,他们聚居在堤岸。堤岸的越南文‘cho lon’,在越南文中有‘大市’的意思,可见它是周边一带的贸易集散地。” 瓦脊陶塑,显然只能是陶瓷工场其中一部分产品,毕竟会馆庙宇的需求量较少,且时间不确定。陶瓷工场能持续运营,必定是生产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。几位考察者因此进一步提出疑问:这些日用器皿的型制与制作工艺,与石湾存在怎样的联系呢? 在刘金钟先生的收藏中,他们看到了各类日用陶瓷,包括各种尺寸的储存器皿、煮食器具,如缸、茶煲、咖啡煲、汤煲、花盆、枕头、凉茶铺用的大罐、琉璃瓦片等,琳琅满目、种类繁多。样式跟石湾的产品如出一辙,但种类又稍有不同,诸如凉茶罐、咖啡煲,很可能是适应当地生活而生产的。 据刘金钟先生的介绍,18至20世纪胡志明地区的日用陶瓷,有些是广府人开设的陶瓷工场所造,产品多是用黄、蓝、绿、白、红等五彩釉的陶器器具,诸如泰昌和、广和昌、广合兴、兴纶泰、利合窑、兴隆窑,等等。有些是潮州人开设的陶瓷工场所造,产品多是白底青花或彩色的半陶半瓷日用器具,诸如悦安、吴荣发等窑场。有些是客家人、福建人生产的陶缸、陶盆。 既有石湾陶艺特征,又有越南文化风格 长期研究越南民间文化的学者、收藏家黄玉盏先生最早提出以“梅树陶瓷”专指堤岸广东人所生产的类石湾的陶瓷器。他依据发表于1895年、法国军人所作的南折陶瓷业调查报告,发现堤岸法军驻地梅山附近有一个专门出产高温陶瓷的窑场,产品以日用品以及装饰陶瓷器为主。后来他根据刘金钟的建议改用了“梅山陶瓷”的中文译法。 梅山,以山上有老梅树数株而得名。根据当时的旧照片以及说明,该窑场依山而建,是石湾所用的龙窑样式,以照片推测窑身在20米以上,窑前堆满了大缸、大埕等产品。另一张1895年拍摄的旧照片中,该窑的产品还有花架、花盆、茶煲(咖啡煲)、砂盆等。旧照片还显示,该窑利用西面一条小运河将产品运出。 当时另一个规模与影响力较大的窑场宝源窑,在距梅山大约直线距离1公里的炉庵河上游。广东人开设的窑场同安窑,也在炉庵河的上游,与梅山相邻。这两个窑当时规模最大、产品质量最好。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陶艺家钟汝荣指出,“石湾瓦甲天下”在明清时期传为美谈,当中离不开石湾陶工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产品输出和技术输出的贡献。“梅山陶瓷”和“后梅山陶瓷”藏品让人目不暇接:陶瓶、陶罐、陶狮子、筷子简、花盒和陶塑公仔等等都保留了石湾独有的制陶工艺特色和艺术风格,“工匠们在运用越南本土原材料的基础上,不仅有所传承石湾的传统技艺,同时还大胆地吸收了越南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,形成了一种既有石湾陶艺特征,又有越南民族文化融合的独一无二的新风格。工匠们的陶瓷绘画,保留了中国画的技法和表现形式,也大大影响了越南本土的陶瓷艺人。” 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/田云峰谢志雄 (【lenan】更新:2019/12/23 16:57:28)
|